抗菌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杀死或抑制微生物活性的各种制剂,是对细菌、霉菌等微生物高度敏感的化学物质。抗菌剂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,根据抗菌剂的化学成分,可将其分为三类:有机抗菌剂、无机抗菌剂和有机/无机复合抗菌剂。1有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研究起步较早,制备工艺也较成熟。目前国内外研制的有机抗菌剂又可分为天然和合成有机抗菌剂两类。1.1天然有机抗菌剂天然有机抗菌剂是人类使用最早的抗菌剂,是从某些动植物体内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有机物质,例如:蟹、虾壳中提炼的壳聚糖及其衍生物,薄荷、柠檬叶等的提取物等。壳聚糖是目前广泛研究使用的天然抗菌剂。1979年,Allen等就提出壳聚糖具有广谱抗菌性、无毒等特点。Entsar等[1]研究表明,pH、相对分子质量(简称分子量,下同)、脱乙酰度等对壳聚糖抗菌性有一定影响,一般pH=5.5~6.5时抗菌性最强,分子量在104~105时抗菌性能良好,随着脱乙酰度增加抗菌性增强。由于壳聚糖水溶性较差,限制其应用范围,因此研究对壳聚糖进行化学修饰改变其溶解性。张美云等[2]制备了抗菌谱较广的壳聚糖衍生物2-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(HACC)。